前些日子看完"牠 第二章"
對於老家、對於童年與回憶,有些遺忘也有些怕想起,"什麼時候回老家"這問題也不斷反問自己
"先讀完書吧!",兩年過去,原以為拿到畢業證書的當下我會滿滿的感動然後痛哭一場
除了學貸催繳很真實之外,其他一如既往
當一件事情鬆一口氣,另一件事情卻如火如荼水深火熱進展著,沒有學生的暑假心情,多了一點大叔煩惱
報名了網路行銷課程,除了傳來的書單,老師要我傳部落格連結給他
"文字力還行","還行"這評語真的很溫和,碩專班期間每個人也都很溫和,溫和地告訴你這樣不及格
痛苦是比較出來,經過這樣的訓練,業界的震盪波動與認證讓我覺得很親切也相對好上手
"擁抱挫折,然後面對挫折",總要經歷過講起來才有味道
市場定位與自己的定位
市場會有一個週期,如同衝浪般一波一波的浪,跟得上帥,跟不上就等待
自己的定位也會有起落,諸多時刻不盡人意但勿躁進
看著年輕教練自信破表,也看著資深教練自信爆棚,這或許也是一個週期
當自己累積一點能量的時候感到滿意,或者卡到一個位置的時候
覺得自己很渺小,我告訴自己是等待的過程,做好準備等下一波的大浪來
講回訓練,你所不知道的事
單次的好壞或效益,不代表結果好壞
囤了十年的脂肪,三個月減少10%
除了可想像的煎熬三個月,更可怕的是過去十年發生了什麼事,心態決定結果,其他都只是阻力助力的差別
一年的時間,很多人從興趣變成壺鈴和CrossFit的選手,有些人受了傷在調整,有些人因為忙碌停止訓練
訓練,陪伴我度過很多情緒的起落
人與人的交涉,沒辦法計算投資報酬率,太累了
但訓練投入多少就回饋多少,單純多了
從指導器材的使用,動作的控制,傷後的規劃,一堂一堂的課
到每一個選擇投資背後的期望與目的,考量變因變數和期望,一段一段的人生段落
教練從"職業",變成多數人的斜槓技能,人人信手拈來國際嘴遁
所以也別拘泥自己當教練多厲害多專業,新台幣讓人帥起來
未來分享一些過去讀到並整理的資料,或許不是學界最新,但應用在工作上
略懂 夠用 剛好